“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”“出其東門,有女如云。雖則如云,匪我思存。縞衣綦巾,聊樂我員”……《詩經(jīng)》中很多美好的詩篇都向我們描述著男女之間的純潔愛情,忠貞專一。自古以來,人們對于浪漫愛情的向往憧憬,本就無關乎彩禮的多少。
看到“彩禮貸”的相關新聞報道,筆者是瞠目結(jié)舌,見過“房貸”“車貸”,甚至“職業(yè)貸”,而“彩禮貸”的出現(xiàn),讓人不禁對某些不良婚俗產(chǎn)生反思。我國《民法典》第1042條已經(jīng)明確規(guī)定,“禁止包辦、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。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”?;橐鰬菒矍榈臍w宿,絕不可作為一種物質(zhì)交易。
“彩禮貸”的出現(xiàn),是一種價值觀扭曲的表現(xiàn)。金融機構(gòu)有變相地鼓勵高價彩禮之嫌,這種宣傳助長了高額彩禮、大操大辦喜事的不良之風,極易引發(fā)年輕人對婚姻的焦慮甚至恐懼,這與我們當前所倡導的文明獨立的婚姻價值觀背道而馳。結(jié)婚是情到深入的自然升華,天價彩禮無疑給欲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輕人當頭一棒!婚姻是愛情的歸宿,不是愛情買賣,不能用彩禮的多少來衡量感情的深淺,甚至是衡量女方價值的高低。
“彩禮貸”極易導致因婚致貧,甚至引發(fā)悲劇。天價彩禮的不可承受之痛在農(nóng)村貧困地區(qū)可見一斑。天價彩禮導致的家庭悲劇時不時地觸動著人們的神經(jīng)。我國剛剛消滅了絕對貧困,而一個農(nóng)村適婚家庭支出的彩禮若遠超其家庭的經(jīng)濟承受能力,則使喜結(jié)良緣卻不堪重負。
“彩禮貸”乍看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“解燃眉之急”,但“風光”之后還是需要新婚夫妻甚至是整個雙方家庭來予以償還,并不能帶來人生的久久幸福。“彩禮貸”破壞純樸民風,觸及公序良俗的底線。若任由彩禮成為某些家庭斂財?shù)墓ぞ?,用來發(fā)家致富,甚至是以“賣女兒”的彩禮來充當“娶媳婦”的資本而不加以遏制,各地移風易俗的工作必然前功盡棄。同時,這也會導致騙婚、騙彩禮的違法事件層出不窮,讓很多“求妻”“求媳”心切的家庭遭受其害。
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,加快推進移風易俗,倡導婚事新辦。相信經(jīng)過春風細雨的浸潤式普法宣傳和輿論引導,在不久的將來,天價彩禮之風會得到有效遏制,“彩禮貸”這種噱頭也會銷聲匿跡。
(責任編輯:梁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