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免费久久,午夜性福利影院,在线欧美中文字幕,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美女版,欧美性猛交免费看,国产成人在线影院,日本久久综合网

分享到:
 
 
當前位置: 首頁>>忻印象頻道>>忻印象>>正文
春游代縣
2025年06月09日 15時46分   忻州日報·文化旅游周刊

汾河畔黃色的迎春花和連翹剛剛怯怯地睜開惺忪的睡眼,一兩棵性急的山桃花也搶著開放,大地回暖,碧水靜流,春風拂面。我們戶外驢友驅車近兩個小時到代縣趙杲觀游覽。

趙杲觀建在峽谷深處,亦被人稱為天臺寺,位于代縣縣城西南23公里天臺山的溝掌里。相傳公元前475年,晉國趙襄子為了向北擴張領土,將其姐夫代王殺害,代國的丞相趙杲一看國破家亡,便帶領眾人到天臺山隱居,修道成仙,后人就將趙杲隱居的地方稱為趙杲觀。整個趙杲觀依崖建房,沿洞造寺,在險峰陡壁上鬼斧神工,匠心獨具。古人記載趙杲觀“臨幽谷,倚奇巖,山清水秀,洵代郡之勝境,人間第一蓬萊也”。

《代州志》記載,趙杲觀創(chuàng)建于北魏時期,歷代均有修葺擴建。其北洞是主體建筑部分,現(xiàn)存建筑物為明代重修,可分北洞與南洞兩大群落。北洞以道教為主,南洞以佛教為主。其中最有特色的兩處要算是北洞的“五層樓”和“三間閣”了。趙杲觀東側迎面山壁上,自然形成了龐大的三角形石縫,內(nèi)有天然石洞,景觀奇特。石縫上端,外建五層樓閣。依崖開鑿石洞,梁架結構與崖石交接構筑,建造精巧。三間閣內(nèi)設有鐵索,扶鐵索可攀援而上。箭閣外塑趙杲泥像,頭頂距石崖僅二指半,故舊稱“趙杲觀,離天二指半”。再往南,就是趙杲觀最險峻的景觀了。

逼仄的山洞中垂下一條長約20米的鐵索,成了進洞的唯一路徑。勇敢而健碩的戶外驢友們用力抓住垂直的鐵索,攀至三樓后就有了樓梯。鐵索有腳蹬的大圓環(huán)和手抓的小圓環(huán),一樓到三樓,鐵索是唯一的交通工具,室內(nèi)黑暗無光。從洞外進入,需要雙手抓緊鐵索一蕩后使勁躍起,同時手腳并用,單腳套住鐵環(huán),一階一階地攀爬,洞口只能容下一個平常身材之人,肥胖者只能望索興嘆。單道上或者單道下,有人從上面下來,正在攀爬的人只能躲在樓內(nèi)非常狹小的空間回避。有女驢友攀爬到頂層,探頭和我們打招呼,上下七層樓高,在彼此的視野里,對方都是那么渺小,小如草芥。

趙杲觀屬整個代縣雁門古跡文化的組成部分,它南連五臺山,北接云岡石窟,和白人巖、雁門關、邊靖樓、代州文廟等景點形成晉西北旅游的串串明珠。

吃完代州熬魚、油糕、豆面抿圪斗等特色飯菜,午后我們順路在閃耀著孔雀藍光的代州文廟一覽。

代州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位于代州古城內(nèi)的西南角。創(chuàng)建于唐代,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年)重修,現(xiàn)存建筑為明清遺構。三進院落布局,中軸線上依次建有萬仞坊、欞星門、泮池、戟門、大成殿和敬一亭,軸線東側有東碑廊、名宦祠、文昌閣、東廡、崇圣祠,西側有西碑廊、節(jié)孝祠、鄉(xiāng)賢祠、西廡。代州文廟規(guī)模較大,保存完整,是研究中國文化教育發(fā)展史的珍貴資料,也是華北現(xiàn)存最大的州級文廟。

參觀完代州文廟,我們抵達了白人巖山腳下。白人巖亦稱“白仁巖”,坐落在代縣古城西北,東鄰雁門關西陘口,北依恒山,海拔2228米。相傳有白谷仙人坐化而成峰,所以山曰“白人巖”。白人巖寺繁盛于宋、元,重修于明、清,歷代香火不絕,為教化一方之圣地。白人巖寺是東晉慧遠大師所創(chuàng),世稱凈土祖庭,為雁門八景之一。

2003年白人巖寺得以重建,重現(xiàn)昔日風采。巖寺禪院在白人巖中心處,東西北懸崖環(huán)抱,南面谷口深澗。禪院規(guī)模宏大,為三進四合院。建有山門、正殿、前殿、伽藍祖師廟、禪堂、東西廊廡及鐘鼓樓等,院內(nèi)殿堂高聳,雕梁畫棟,工極奇巧。殿、堂、亭、閣臨深澗、傍危崖,高低錯落,別具一格,白云繚繞于屋頂,溪水流于腳下,展現(xiàn)出北方風景名勝特有的壯麗神韻。說法臺在禪院南端,臺石平闊寬大,是慧遠大師對眾僧講經(jīng)說法之處。在說法臺西南處,有藍底金色的“試心石”三字牌匾立于小門門楣,門內(nèi)松如傘蓋,木桌木凳,供人品茶臨風;門外臨絕壁有大小二尺見方的白石懸于千仞溝壑,相傳慧遠大師在白人巖住持時,但凡前來朝山之人,必先試心于石上測度,虔誠者才準入寺。

膽大的驢友們坐在試心石上,放眼四顧,懸崖絕壁側立環(huán)擁,騰云駕霧飄飄欲仙,松濤陣陣梵鈴聲聲,經(jīng)聲佛音山谷回響……沐浴著溫柔的陽光,遙看對面兩山之間的白雪如同一道隨風抖動的白練,此時真正體驗了古人詩句的意境。

講經(jīng)臺在禪院東北高處,向西南而設,攬禪院于腳下,是慧遠大師對眾僧說法講經(jīng)處。相傳,慧遠大師每當講經(jīng)之時,生于峭壁山間的靈芝便現(xiàn)出瑞氣,匿于山林巖隙的鳥獸亦凝神諦聽。山頂繚繞的白云為之飄散,谷間彌漫的瘴霧為之消失,漫山秀色中唯朗朗經(jīng)語回蕩傳遞。修真洞位于禪院東南,天然形成,坐北向南,靜籟清心,為慧遠大師修身悟真之處?;圻h大師在禪院附近尋得這一天然石洞,青燈黃卷面壁篤修,終成凈土始祖。

旅途中我們邂逅一位瘦小老僧,咨詢哪座建筑最為古老,老僧抬手指指東墻壁的二層樓修真洞。抬頭望去,飛檐的修真洞上下兩層,樓體朱紅色飾金邊,陽光下金光燦燦。二樓藍底金字金邊的大匾書寫著“飲水思源”,一樓的大匾書寫著“慧遠修真洞”??v觀白人巖,歷史文化積淀深厚,修真洞、藏經(jīng)樓等建筑雄渾古樸,牌匾和楹聯(lián)相得益彰,民間的傳說更賦予此處神秘的色彩,無處不在彰顯凈土禪宗的歷史文化。

西邊的太陽就要下山了,山風徐徐,松濤陣陣,回望漸行漸遠的白人巖寺,回望崎嶇的山路上漸隱漸現(xiàn)的獨特風光,短短的時間沒有能夠深度了解凈土文化,沒有能走訪每一座建筑物,但在這深山古剎,不由喟嘆文化的傳承是何等的艱難曲折源遠流長。代縣,不虛此行。(工蜂)

(責任編輯:盧相?。?/span>

關閉窗口

    主辦單位: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(wǎng)備案證編號:14083039 晉公網(wǎng)安備 14090202000008號

    律師提示:本網(wǎng)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,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下載使用,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
    地址: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:0350-3336505 電子郵箱:sxxzrbw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