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回放
7月18日,以“祖國頌美麗情”為主題的五一廣場“消夏文化節(jié)”在北廣場拉開帷幕。此次活動內(nèi)容豐富,形式多樣,游人在欣賞文藝演出、觀看主旋律電影、觀賞五一廣場200余種、2000余株月季美麗花姿的同時,還能了解家庭花卉養(yǎng)護(hù)知識。本屆消夏文化節(jié)活動為期5天,持續(xù)到7月22日。其間,播出了愛國主義影片《第一書記》《紅海行動》和《建軍大業(yè)》,還在7月20日上午舉辦了家庭花卉養(yǎng)護(hù)知識講座,為盛夏的太原奉上了一份文化大餐。
壹 我的鄉(xiāng)下消夏文化生活
很多年以前,我的暑假是在鄉(xiāng)下度過的。農(nóng)村沒有什么文化生活,卻有的是樂子。
夕陽西下的時候,男人們陸續(xù)地從地里回來了。洗把臉擦擦身子,夾著煙卷叼著煙袋就出門歇涼,等到天擦黑的時候,各家的婆姨們就把飯端出來了,稀飯饅頭就著咸菜,稀里呼嚕吃完,巷口墻邊人就更多了。天然的,就形成了“民間議事會”“新聞發(fā)布廳”,以及“說書場”。
作為從城里回來的離休干部,我爺爺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。他買了許多評書,于是就給大家講這些故事,楊家將、呼家將還有呼楊合兵。我那時候小,不愛聽也聽不懂,只和鄰居孩子們嬉戲追逐打鬧。玩累了才伏在爺爺膝蓋旁歇著。農(nóng)村晚上蚊蟲多,大家燃艾草防蚊。艾草一般編織成茶杯口粗的辮子,我喜歡拿在手里繞著,看那火光在黑夜里飛舞成各種各樣的形狀??粗粗饩陀可蟻?,于是常常在艾草的味道中睡著。
如果村里有人家有紅白喜事,有時候也請人放電影。左近村里的人就都會來看。我并不喜歡看電影,但也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。時光尚早,就扛著長條板凳去占座位,前前后后折騰好幾回,才覺得搶到了最好的位置。等到開了,反而不好好看了,滿場亂竄,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幕布后面。于是銀幕上就會出現(xiàn)許多作怪的小人腦袋。大人們一呵斥,腦袋倏地就縮下去了。沒幾分鐘,小腦袋就又冒出來了,然后又是呵斥。太過分的時候,還要挨打,哭鬧聲就會伴隨著電影里人物的語言一同傳遍整個場地——“取你狗命”“哇哇哇,再不敢了”……
放電影的時候畢竟少,平時的樂子是看打架。幾百上千人的村子,大小矛盾少不了,三兩天就有一次,一聽說誰誰打架了,飯也顧不上吃,前村后村都要跑去看。以我的經(jīng)驗看,男人打架最沒意思,總要動刀動棒的還一下就結(jié)束了,女人們尤其是妯娌或鄰里兩個當(dāng)家女人打架最好看,知己知彼,勢均力敵,勝負(fù)難料,雙方不以身體壓制為目標(biāo),而是靠言語取得上風(fēng),且要爭取圍觀者的支持。鄉(xiāng)下的語言固然粗俗,然而其活潑多樣富有表現(xiàn)力感染力,是如今白領(lǐng)們難以想象的。兼之聲情并茂,一分委屈足能演出八分來,三分道理也能顯得十足,讓眾旁觀者不由歡喜贊嘆。如果一方理屈詞窮,也許這場架自然結(jié)束,但通常,要等到村干部來,一腳一個,踹起蹲在地上的兩個臊紅臉的男人,把自家婆姨強拉硬拽回去,這場架才不情不愿地結(jié)束,大家只好意猶未盡地散去。
這就是我當(dāng)年的“消暑文化生活”,滿是艾草的味道和各種嬉鬧哭鬧吵鬧,但如今再想,心里卻只感覺平和安寧,大約那種煙火氣才是更長久的力量。
五一廣場的消夏文化節(jié)也開幕了,賞花看電影看歌舞,內(nèi)容不可謂不豐富,但我以為,親民、接地氣是最重要的,讓人們?nèi)舾赡旰笙肫饋?,也會微微一笑?/p>
李遇
貳 多些花樣 增趣幾分
宋代有一位叫王令的寫過一首《暑旱苦熱》:“清風(fēng)無力屠得熱,落日著翅飛上山。人固已懼江海竭,天豈不惜河漢干?昆侖之高有積雪,蓬萊之遠(yuǎn)常遺寒。不能手提天下往,何忍身去游其間?”
詩中的情懷讓人感佩,不能天下人同乘此涼,那就一起“苦熱”吧。清風(fēng)無力屠得熱,還有沒風(fēng)的時候呢,定睛看窗外的樹葉,希望它微微地動一動,那就是起風(fēng)了,可以涼快幾許,可它們就真是紋絲不動。驕陽似火,人們躲在樹蔭底下乘涼,悶熱異常,沒風(fēng)就設(shè)法自己造風(fēng),萌萌的蒲扇、小資的絹扇,輔以高高的涼棚、薄薄的涼席,都是舍不掉的老物件,而如今的電扇和空調(diào),則成了人們?yōu)椤巴罒帷卑l(fā)明的新玩意。記憶中經(jīng)?;胤诺囊粋€場景:院前的大樹枝葉葳蕤,亭亭如蓋,小時候的我和許多小伙伴一樣,總喜歡搬一條長凳坐在院子里、樹下面,聽媽媽搖著扇子給我們講最愛聽的抓特務(wù)的電影故事,小小的身心全都沉浸在曲折迂回、跌宕起伏的故事里面,哪里還在意那滾滾熱浪呢。消暑,和任何別的難挨的時光一樣,找個事干,尤其是有趣的事干,“苦夏”就不再成為苦,譬如“消夏舞會”“消夏文化節(jié)”。
酷夏和嚴(yán)冬哪個更難挨?冬天的時候覺得比較好對付,尤其置身北方,穿得厚一些什么都有了,最起碼干燥、暖和;夏天的時候,夏蟬鳴叫不已,清風(fēng)難拂窗前,眼前的“熱”就是一種煎熬了,這時候反羨慕起那些棲居鄉(xiāng)間田舍、相伴山泉明月的農(nóng)人,甚至倒有些懷念西風(fēng)漫卷、白雪皚皚的冬日了,這大概是消夏心焦、整體上心理不成熟的一種表現(xiàn)吧。能夠隔著遙遠(yuǎn)的距離感同身受,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與想象,完全是一種個人內(nèi)心世界的觀照和反映。
前些天為陪女兒實習(xí),在北京呆了半月,北京地理位置在太原的北面,也在大同的北面,大同多涼快呀,北京就像一個大烤箱,一出火車,就掉進(jìn)了令人窒息的悶圈中,這樣的高溫,也算是一種與天斗、與地斗的思想“烤”驗、意志較量。好在北京的公交車都是空調(diào)車,人性化十足,女兒白天實習(xí),我就坐著公交車看街景,清涼閑適,樂此不疲,還有就是逛超市,逛各種時下流行的“最美”書店和大得有時會找不見北的國家圖書館。所謂心靜自然涼,書店和圖書館里安安靜靜看書的人很多。我去的是一家比較有名氣的24小時晝夜書店,聽說是享有政府實體書店扶持資金的,所以不愁日常開銷,如此倒也真給了愛書人一個不僅能消夏,四季也都能免費讀書的好去處。
消夏的方式多種多樣,一家人或約上好友一二,公園里漫步,濃蔭下玩棋,游泳館、健身房、劇場、電影院,都是好選項,既避開了難挨的暑熱,又放松了身心,或許還能把從前曾經(jīng)丟失的東西撿回來,從古至今人們的悶日子、閑日子大約就是這么過的。我們還比前人有了更多的閑暇時光和越發(fā)先進(jìn)的設(shè)備,譬如古代的貴胄之家,搖扇不必親自動手,而今我們每個人輕易就能享受到微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的清涼。在蜀國舊地一古鎮(zhèn),赤日炎炎、揮汗如雨,曾遇見人們泡在淺淺的河水中打麻將,算得上當(dāng)?shù)匾坏谰坝^。其實別說泡涼水,長時間吹空調(diào)、大量吃冷飲,都屬健康禁忌,如此,更彰顯有關(guān)部門組織各種寓教于樂的消夏活動的意義。
王俊芬
叁 讓心快樂或滿足就不再熱得無法承受
看到五一廣場的消夏活動,兩個感覺,一是遺憾沒能去參加;二是勾起了回憶。
兒時消夏,主要的活動是玩,是小孩子感覺不到熱嗎?反正夏季是放暑假之時,作業(yè)少,就是玩,小朋友們一早便呼喚,從早玩到晚,幾身臭汗也出了,但不覺得熱。
那時,父母輩的消夏活動主要有兩項,一是下班后鄰居們聚到一起打撲克,打得熱火朝天。這哪兒是消夏,是增溫??!但快樂了,是不是就涼快了呢。二是鄰居結(jié)伴、全家出動到晉陽湖游泳。這項活動也是孩子們的大愛。如今想來這才是那個年代整個夏天人們真正唯一的消夏活動,游到天黑結(jié)伴回家,順路逮點蜻蜓蝴蝶,怎一個“美”字了得?
想到時了古人的消夏方式,也多是這般自然,趣味盎然。
“懶搖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脫巾掛石壁,露頂灑松風(fēng)”,李白這避暑的方式,也是無羈無誰了。把自己嵌在自然中,清風(fēng)吹來,一身慵懶,衣服不穿,白羽扇也不用搖了。
秦觀為了納涼,拄著拐杖尋覓清涼之地?!皵y杖來追柳外涼,畫橋南畔倚胡床。月明船笛參差起,風(fēng)定池蓮自在香”,這意境,柳樹下支一張床,閉目養(yǎng)神,蓮花香沁人心脾,好一幅消夏美景。
還有王維,“獨坐幽篁里,彈琴復(fù)長嘯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來相照”,為了消暑,他抱著古琴,走進(jìn)幽深的竹林,席地而彈,清風(fēng)拂面而自得其樂。而劉禹錫愛在水亭納涼,“千竿竹翠數(shù)蓮紅,水閣虛涼玉簟空。琥珀盞紅疑漏酒,水晶簾瑩更通風(fēng)”。
如今,隨著城市變化的日新月異,想隨便跳進(jìn)晉陽湖游泳、每晚在戶外狂玩都已不現(xiàn)實。雖然城里公園越來越多,但每天去遛公園消暑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,畢竟,公園不是家門口就有。所以,我們應(yīng)該尋覓一種隨手可得的消暑方式。比如心靜自然涼。這也是古人教我們的。
“何以消煩暑,端坐一院中。眼前無長物,窗下有清風(fēng)。散熱由心靜,涼生為室空。此時身自保,難更與人同。”白居易的消暑詩就在告訴我們夏日獨坐于小院,閉目小憩,聽一段清風(fēng),心靜;品一杯茶香,身涼。什么也不想,就這樣靜靜地坐著,自然涼快。
這種心靜也可以依托書來實現(xiàn)。
古人說:“夏讀書,日正長,打開書,喜洋洋。田野勤耕桑麻秀,燈下苦讀聲朗朗。荷花池畔風(fēng)光好,芭蕉樹下氣候涼。農(nóng)村四月閑人少,勤學(xué)苦攻把名揚?!弊x書消夏,能讓人回到自然,能讓枯燥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。
夏天讀書,是一次心靈的洗滌。夏天萬物繁盛,而閱讀的靈感,也像夏天的雨一樣說來就來。在樹下,在時時飄來的風(fēng)中,一卷在手,與古今的智者對話,會不經(jīng)意間進(jìn)入“心靜自然涼”的境界,對外界溫度遲鈍了許多。
消夏,方式的確有很多,除了跳到水里,其實大多活動并不能降溫,只能是愉悅心靈。但恰恰是心滿足了,身熱一些也無所謂了。
選個適合自己的方式,讓心快樂或滿足,這個夏天就不再熱得無法承受。
白潔
多聊會兒
7月18日,雨后的太原市迎澤公園,市民們在剛建成的迎澤閣下觀賞游覽。具有明清建筑風(fēng)格的迎澤閣高踞公園西北角,周圍樹木蔥蘢,池水掩映,是市民、游客休閑旅游的好去處。
白潔:去年迎澤公園重新開放時,迎澤湖上的迎澤閣便是我鏡頭下的美景,它與湖水連成一色,湖中倒影美得醉人。如今,它終建成可近距離欣賞了,不知在它的“俯視”下迎澤公園又該美成什么模樣,迫不及待想去啊。
李遇:迎澤公園,很多年在人們心目中就是一座樂園,去那里賞景是次要的,玩游樂設(shè)施才是主要的,從大象滑梯到旋轉(zhuǎn)木馬,從螞蟻王國到湖上泛舟……如今再去,它已全然變成美景。迎澤公園的變化體現(xiàn)著城市的變化,體現(xiàn)著人們不周時期的不同需求。但無論迎澤公園怎樣變,都是我們太原人心中永遠(yuǎn)的后花園。
王俊芬:迎澤公園又添新景,真好!生活在地少人多的城里,感謝公園這種存在,讓人們可以近距離接觸亭臺樓閣,感受一點繁忙生活中難得的詩情畫意。
(責(zé)任編輯:梁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