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斌
在我們代縣,當家中老人去世三周年時,家里人要舉行祭祀活動,通?!斑^三周年”有立碑、換對聯(lián)、換服等風俗。
墓碑一般在過三周年時立,家境好的人家為了盡孝心揚名聲,迎碑是在三周年的這一天上午舉行,主家孝子賢孫帶上香蠟紙表鞭炮紅被面來到刻碑處將碑裝車,在碑上苫紅被面拉運回家,一路上遇路口要燃表放炮,當?shù)酱蹇跁r停下等嗩吶號隊來迎;嗩吶號隊迎接時,主家對碑燒紙放炮叩頭,樂隊吹吹打打迎接到家門前空地供人們觀看。墓碑的正面中間一行大字為:公故顯考(顯妣)某老大人(孺人)之墓碑;右邊為逝者生平簡介和歌功頌德之文;左邊是立碑者按輩分從高到低排列刻記,最左邊為立碑時間。墓碑的背面為碑陰,一般刻四個大字,如“德高望重”、“慎終追遠”、“流芳百世”等。將碑立好后給碑頭搭紅被面。主持人組織祭奠,上香上蠟上獻飯燒紙奠酒叩頭,立碑就算結(jié)束。
祭祀立碑結(jié)束后,表示三年守服期滿,這時孝子們要在墓地換素衣,將孝服孝巾脫下,換成平日衣冠,恢復以前穿著,稱為“換服”或“除服”。將脫下的孝服用準備好的紅被面包好,在火上一燎,回到家門口,從墻上扔到院內(nèi),取“服去福來”之意。三周年一過家人就可以穿紅色衣服了。
在過三周年后還有換對聯(lián)的習俗。家中老人去世后,三年之內(nèi)不貼紅色對聯(lián),以示對先祖的悼念之情,表示后輩不忘先祖養(yǎng)育之恩。老者過世的第一年,過年貼春聯(lián)是用白色麻紙菱形寫上“守孝”二字。第二年貼藍色對聯(lián)。但過了三周年后,要在大門上貼紅色春聯(lián)。家里人要把大門兩側(cè)的守服對聯(lián)換成紅色的,上聯(lián)為“三年守孝情深似?!?,下聯(lián)為“千日奉祀德重如山”,橫額為“恩孝未盡”。表示三年守孝期滿。
代縣是歷史文化名城,尚武崇文重禮儀之地,過三周年的習俗歷史悠久,《論語》中就記載,子曰:“子生三年,然后免于父母之懷。夫三年之喪,天下之通喪也。”意思是說,孩子生下來三年后,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。三年的服喪,是天下通行的葬禮。這也告訴人們?yōu)楹我匦⑷?,現(xiàn)在人們在逝者三周年后才“除服”,就源于此禮。這種禮俗也是自古以來的一種道德規(guī)范。
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代縣過三周年這一古老習俗傳承至今,也是在傳承孝文化內(nèi)涵。同時代縣人提倡厚養(yǎng)薄葬,簡辦喪事,樹立文明節(jié)儉之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