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有“過了臘八就是年”的老話。大多數(shù)中國人的“年味”都是從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開始的。
在山東濟南,臘八熬粥成為延續(xù)傳統(tǒng)的方式。二十余名不滿10歲的孩子當天來到山東博物館,學熬臘八粥。
精選原料、淘米、架鍋、開火、煮粥、盛粥、喝粥……山東博物館4名講解員與孩子們一起嚴格按照孔府食制中規(guī)定的做法,完成臘八粥的制作與品嘗。其特別之處在于熬成后還需點綴用水果雕刻而成的“粥果”。
隨行的山東大學輔仁學校教師宿廣慶說,在現(xiàn)代化社會成長起來的孩子對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由來、習俗知之甚少,親手熬臘八粥能讓孩子自覺傳遞節(jié)日文化,避免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成為“符號”。
農(nóng)歷臘月初八也是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日,在這一天施粥祈福是不少寺廟的傳統(tǒng)。5日清晨,霜凍未退,昆明寶華寺內(nèi),兩口直徑2.6米,高1.1米的黃銅“千僧鍋”,裝滿了香氣撲鼻的臘八粥。
為迎接臘八的到來,僧人們4日便開始準備食材,并從4日晚就開始砍柴添火熬粥,直至5日凌晨才撤火。清晨開始,成千上萬的人便涌來參觀千僧鍋、喝臘八粥。
“今年我們煮粥用了11種食材,除了大米外,還有大棗、花生、松仁、核桃仁、桂圓等,僅配料就有幾百斤。熬好后,差不多有4噸臘八粥?!睂毴A寺的妙琮法師說。
在青海省湟源縣的丹噶爾古城,“臘八節(jié)”民俗文化活動將從5日持續(xù)至3月底。
當天10時30分,以“品味丹噶爾臘八 感受‘小北京’古韻”為主題的臘八節(jié)民俗活動在鞭炮聲中與古城門同時開啟,盛滿臘八粥的大鍋沿古街一字排開。在當?shù)孛癖娞匾庾龅谋苾?nèi)盛著青稞,游客們拿著拴有紅繩的木杵親身體驗舂麥仁的樂趣。
“第一次看見在冰塊上舂谷物,聽當?shù)嘏笥颜f,在這里,喝了臘八粥就過年啦?!北本┯慰屯跫t在文廟前駐足,觀看商家將麥粒置入冰塊上鑿好的臼中,用木杵舂制著當日的臘八粥原料。
“我們一家人分著吃臘八粥,一年順順利利地就過了?!彼拇ㄓ慰秃蝹戎鄬χ行律缬浾哒f。(孫睿 馬騫 曾潔)
(責任編輯:王辰安)